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051887796893
地 址:連云港市東海縣牛山街道富華西路60號東方體育城49-60-179
電 話:15205120333
電 話:13338993663
電 話:18036581333
E-mail:729050170@qq.com
Q Q:729050170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咨詢介紹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ManagementSystems,ITSMS)的目標是以合適的成本提供滿足客戶質量要求的IT服務,從流程、人員和技術三方面提升IT的效率和效用,強調將企業的運營目標、業務需求與IT服務提供相協調一致。
GB/T24405.1/ISO/IEC20000-1是建立和維護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的標準,規定了IT組織在向其內外部客戶提供IT服務和支持過程中所需完成的工作。通過這些規定,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展示了一套完整的IT服務管理流程,旨在幫助IT組織識別并管理IT服務的關鍵流程,保證向業務和客戶有效地提供高質量的IT服務。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適用企業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適用于所有類型的組織(例如:商業企業、政府機構、非盈利組織),組織可以以全組織范圍實施,也可以選取組織信息技術部門實施,包括但不限于,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或是其數據中心(信息技術部門);交通、能源等大型國有企業或是其數據中心(信息技術部門);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服務提供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以及對外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的企業等。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咨詢流程
取得ISO20000認證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前期準備
1) 明確認證的意義;
2) 確定IT服務管理認證范圍;
3) 確立愿景,決定服務管理改進的方面與改進的順序;
4) 明確認證活動的參與方面,確定各方所期望的收益;
5) 全面地理解認證的內容,明確認證活動對個人和對組織的影響;
6) 獲取信息:與相似規模、職能的組織交流經驗,向咨詢顧問、培訓提供機構、相關論壇和用戶組織咨詢
7) 獲得高層管理者的支持;
8) 獲得ITIL、ISO20000的知識和文檔;
9) 選定一家認證機構,確認審核的范圍。
2.初步評估與計劃制定
1) 進行初步的評估、掌握現狀并進行差距分析;評估明確需改進的方面;管理在認證過程中的風險。
2) 制定整體的計劃,獲得相關方面的支持與承諾。
3.縮小差距
1) 建立、管理服務改進計劃 (PDCA環) ;
2) 根據ISO20000:《服務管理規范》進行詳細的評估;
3) 借鑒ISO20000、ITIL,制定具體的服務管理的政策、流程、步驟;
4)實施服務管理流程;
5)改進服務管理的政策、流程、步驟;
6) 定期檢查和回顧。
4.認證審核準備
1) 如有必要,聯系認證機構進行內審,為正式的審核預定時間;
2) 與認證機構充分交流以建立對審核范圍、審核內容的共同理解;
3) 準備審核所需要的“證據”:文檔,記錄,等等。
5.認證審核
典型的認證審核包括:
1) 協定參考標準和審核范圍的條款;
2) 離場的對文檔和流程的評估;
3) 現場的對員工和流程的審核;
4) 審核結果的陳述。
如果達到ISO200000體系要求,將進行ISO20000認證陳述,頒發證書。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咨詢條件
ISO20000 是世界上第一部針對信息技術服務管理(IT Service Management)領域的國際標準,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標準代表了被廣泛認可的評估IT服務管理流程的原則的基礎。ISO 20000是面向機構的IT服務管理標準,目的是提供建立、實施、運作、監控、評審、維護和改進IT服務管理體系(ITSM)的模型。
ISO20000認證條件:
1、中國企業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或等效文件;外國企業持有關機構的登記注冊證明。?
2、申請方的IT服務管理體系已按ISO/IEC?20000-1:2005標準的要求建立,并實施運行3個月以上。?
3、至少完成一次內部審核,并進行了管理評審。?
4、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運行期間及建立體系前的一年內未受到主管部門行政處罰。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咨詢材料
ISO20000認證材料:
1、組織法律證明文件,如營業執照及年檢證明復印件
2、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
3、申請認證體系有效運行的證明文件
4、申請組織簡介
5、申請組織的體系文件
6、申請組織體系文件與ISO/IEC20000-1:2005(E)要求的文件對照說明
7、申請組織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的證明資料
8、申請組織記錄保密性或敏感性聲明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咨詢優勢
1、得以獲得業界普遍認同的國際證書ISO20000認證;
2、就服務質量和服務承諾與業務及供貨商達成一致,建立和業務及供貨商統一的溝通平臺;達到相關利益方均滿意的IT服務管理目標;
3、提高IT服務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為業務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4、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業務滿意度;
5、提高項目的可提供性并確保如期交付;
6、從總體上提高組織/企業IT投資的報酬率,提升組織/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7、建立IT部門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持續改善機制和內控機制;
8、明晰IT管理成本和組織/企業業務戰略和IT戰略目標的結合點,完善現有IT服務結構和資源配置,使各項IT資源的運用符合公司業務戰略和IT戰略目標;
9、通過建立優化、透明的管理流程和權責的定義,監控管理流程、進行績效評價;降低IT運營的管理成本和風險;
10、易于整合服務管理流程和其它管理系統,如: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MS 、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等;
11、將現有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整合,規范IT部門服務水平,規范工作流程,降低由人員變動導致的風險;
12、提高IT部門相關員工的專業素質,提高員工的服務能力和工作效率;
13、提升IT部門整體運作及部門間溝通的能力。